百年洋房1.5亿起拍,老洋房为何这么贵?
稀缺性是推高老洋房价格的最重要原因。上海现存可买卖的老洋房不足200栋,这类建筑大多集中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、愚园路等核心地段。物以稀为贵,当市场需要远超供给时,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数据显示,上海老洋房成交价常见过亿,静安区某洋房更曾创下100.9万元/平米的天价成交记录。
上海愚园路一栋建于1924年的百年老洋房马上以1.5亿元起拍的消息引发热议。这栋名为柳林别业的历史建筑建筑面积346.66平米,折合单价超越43万元/平米。作为热点电视剧《安家》的取景地,这栋洋房现在作为民宿运营,月租金高达6.75万元。这不禁叫人考虑:为何这类历经沧桑的老宅能卖出天价?
地段优势是老洋房保值增值的重点。这类建筑多坐落于上海最重要的地段,周围配套成熟,交通便利。以愚园路为例,这里不只保留着老上海的风情,还聚集了高档商业、优质教育资源。稀缺的土地资源与健全的城市配套相结合,使得老洋房成为名副其实的"城市古董"。
历史文化价值是老洋房的灵魂所在。这类建筑总是承载着上海独特的海派文化记忆,见证了城市进步的百年沧桑。柳林别业等老洋房多使用中西合璧的风格,红砖外墙、拱形门窗、雕花栏杆等细节都体现着那个年代的审美追求。依据《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出色历史建筑保护条例》,这种建筑在出售时需要维持原貌,内部装修也不能随便改动,这种保护需要反而提高了其珍藏价值。
值得注意的是,购买老洋房并不是简单的房地产买卖。因为保护条例的限制,用户需要承担维护历史建筑的责任,修缮本钱总是高于普通住宅。同时,老洋房买卖步骤复杂,需要经过文物部门审批。这类特殊性需要用户既要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,又要对历史建筑怀有真的的热爱。
投资属性也是用户重视的要紧原因。老洋房兼具居住功能和资产配置价值,既可自住彰显身份,也可出租获得稳定收益。柳林别业作为民宿月租6.75万元的案例,证明了这种资产的创收能力。在通胀预期下,稀缺性资产总是成为资金避险的选择。
从长远来看,伴随城市更新进程加快,保存完好的老洋房将愈发稀缺。它们不止是居住空间,更是城市文化的活化石。
1.5亿元的起拍价看上去高昂,但对于追求独特生活品质和文化品位的藏家来讲,这份承载着百年历史的文化遗产可能物有所值。老洋房的天价现象,折射出的是大家对城市历史文化的珍视,与对稀缺资源的永恒追求。